【2024.08.23】“三生”视角下乡村书院现代功能转换的路径探索——以石洞书院为例

本论文发表于宁波开放大学校报2023年6月刊。作者陆昇,中共金华市委党校,浙江 金华 321000

【摘要】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书院及其所代表的耕读文明重新回归人们的视野,并与乡村文化的“三生”(生产、生活、生态)重塑相耦合。2017 年,有着悠久辉煌历史的石洞书院启动复兴计划,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实践。基于“三生”视角审视,新石洞书院确立“乡村振兴”功能价值,通过回嵌乡土文化、融入城市文化、引入科技文化,为乡村文化生态塑形;突出“以人为本”的功能定位,融合传统书院、现代书院、云端书院的优点,为乡村文化生活铸魂;打造“三维空间”的功能结构,通过拓展延伸书院鉴古开新的教育功能、传道济民的教化功能和经世致用的实践功能,为乡村文化生产赋能。

【关键词】石洞书院;乡村书院;“三生”;乡村振兴;功能转换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24(2023)02-0017-06

书院是世界文明“轴心时代”的精神遗产, 是中国独有的、极富生命力的教育、学术、文化组织形式。乡村书院以数量较多、分布较广的特点位于书院体系的底座,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推进学术创新等方面发挥过重大的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书院及其所代表的耕读文明重新回归人们的视野,并与乡村文化的“三生”(生产、生活、生态)重塑相耦合。

石洞书院创建于南宋绍兴十年(1148年),为浙江东阳士人郭钦止捐建,是一所绵延800多年的乡村书院。书院创立之初,延聘永嘉学派之首叶适担任主师席,先后邀请理学之宗朱熹、金华学派之祖吕祖谦等大儒来此讲学,是当时闻名全国“五大书院”之一。在郭氏家族一代代接力资助和努力下,石洞书院得以延续至今。2017年, 石洞书院在郭杭伟院长的带领下启动复兴计划,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实践。本文试图从“三生”框架下,梳理石洞书院为代表的乡村书院在现代乡村文化生态、生活和生产中的塑形、铸魂、赋能作用,发挥其示范作用。 

一、确立“振兴乡村”的功能价值,为乡村文化生态塑形

乡村书院作为“生于斯、长于斯、兴于斯”的文化载体,与乡村的发展建设天然地融合在一起。梁漱溟先生曾指出:乡村建设就是要“从中国旧文化里转变出一个新文化来”。新石洞书院确立“振兴乡村”的功能价值,传承独立开放的特色,和兼容并蓄的精神,展示与时俱进的时代张力和兼容并包的价值张力,在传承地域文化核心功能的基础上吸纳城市文化、现代文化、科技文化、精英文化等多元文化,为乡村文化生态塑形。

(一)回嵌地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乡村振兴的逻辑起点。长期以来,政府自上而下的指导和乡村公共文化输入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来源。外源性的乡村文化缺乏乡村记忆的情感基础,难以在村落社区中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和思想共鸣。因此,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必须在“回嵌”乡土,实现乡土文化内涵式发展,推进乡土生态与乡土文化互相配套,从而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乡村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与魂。乡村书院是乡村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载体,与地方社会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促进了地方社会文化的发展。石洞书院的倡建者郭钦止出身理学名门,先后师从张九成和杨时。他不固守自己学派,兼收并蓄,一时间书院名儒云集,叶适、朱熹、吕祖谦、陆九渊、魏了翁、陈傅良、陆游、陈亮等先后来此讲学交游,石洞书院也因此被朱熹誉为“焕乎礼义之场,郁乎豪杰之窟”,成为浙东学派中心之一,有力推动了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书院存续的800 多年中,尽管经历数次重修重建,始终承担教育本族本乡子弟的职责,并积极回应社会和时代需要,为地域文化增加新内涵、新资源,促进地域文化融合贯通。据此产生的乡村本土文化通过横向空间场域中的人际传递,以及纵向历史脉络中的代际传递[7],在不同的社会成员中塑造出了同样的精神基础。

乡村书院是古代士人的精神家园,乡村社会的精神象征,在乡村地方性认同的建构中具有重要意义。新石洞书院以原名、原址复兴,通过还原书院建筑风貌,完善书院基本功能,使书院重返村民教育文化生活。极具地方感的乡村书院,以及符合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形式,满足了村民的心理意愿和个性需求,唤醒了村民的共同记忆,成为村民的精神归属。

(二)融入城市文化,实现文化共生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眼下,乡村面临不同程度的“文化失调”,城乡落差下的乡村文化逐渐式微,呈现出离土化、边缘化和荒芜化的特征。而在传统社会中,乡村书院的人才汇集功能影响了社会成员的横向流动,科举跃升功能影响了社会成员的纵向流动,使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始终保持着动态平衡,形成乡村补给城市,城市回馈乡村的良性循环。南宋初期,因石洞书院的声望,来自山东、山西、安徽、江苏、湖南等省的学子及浙江省内学子纷至沓来,宋朝宰相乔行简,名臣乔梦符都曾就读于此。“仙子吹笙招鹤舞,骚人得句伴猿吟。个中便是蓬莱岛,何必迢迢海上寻!”魏了翁的这首《题石洞》描绘了当时石洞书院人才荟萃、交流学术的盛况。不仅如此,从石洞书院走出的学子,不忘回馈乡梓,明万历年间,郭文达弃官重修石洞书院。抗战时期,上海大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教授郭莽西携妻叶迦予修缮石洞书院,并在此开办战时文化补习学校。现任石洞书院院长郭杭伟是西安交通大学东方管理研究 院副院长、研究员,同时也是一名从小在石洞书院边长大,深受书院文化的影响的郭宅人。

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的基础,耕读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乡村书院是乡村文化的孕育地,耕读教育的主阵地,能够促进都市人的生命觉醒,安放“乡愁”。石洞书院通过国学教育搭建起了农村和城市生活桥梁,通过城乡文化的“双向涵化”,弥补城市生活与乡村文明的割裂,实现乡村文化价值的均衡发展。

(三)引入科技文化,推进文化共享

对乡土文化的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更不是单纯的复古怀旧,而是推进乡土文化的创新。书院的山长和教师,作为书院教学和学术活动的核心,决定着书院教学研究的特色与发展方向。石洞书院所延聘讲师风格各异,涵盖了当时南宋学术的主要流派,东南三贤中的朱熹和吕祖谦都曾执教石洞书院,并在此著书交游。永嘉学派的叶适曾担任石洞书院山长,并撰写《石洞书院记》,永康学派的陈亮也应邀赴石洞书院讲学。在多元文化浸润下,石洞书院逐渐形成“兼容并包、经世致用”的书院精神,并在时代的潮流中不断传承和创新。

石洞书院现任院长郭杭伟老师是中科院电子研究所博士,有着深厚的理工科背景。他是中国集成电路第一代产品经理,硬科技产品经理导师第一人。具有25年芯片设计工作经验,先后在四家芯片上市公司和中国科学院工作,负责设计的芯片年销售过亿。在他的带领下,石洞书院的课程既涵盖兵法、理学、心学等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也包含微电子、电气和心理学等现代学科课程,通过弘扬融合科技产业的优秀传统文化,普及科技知识。

书院与科技的融合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古已有之。明朝时,白鹿洞书院就已经敏锐感受到了实用知识,尤其是西方的自然科学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进行书院改革,邀请传教士利玛窦来讲授天文历法、数学、机械等知识。晚清时的上海格致书院由科学家徐寿创办,传播近代西方科学技术。当下,石洞书院科技赋能的书院文化得到了书院届的广泛关注。2019年,郭杭伟院长应邀参加了《中国民居》杂志主办的书院复兴研讨会,2021年,应邀参加书院文化传承与教育改革创新高峰论坛暨第七届全国书院高峰论坛,并作《复兴书院鉴古开新——兼谈心学赋能科技创新》的报告。

二、突出“以人为本”的功能定位,为乡村文化生活铸魂

在城镇化、现代化浪潮的席卷下,乡村文化建设存在“格式化”现象,忽视了农民作为乡村建设的主体性和村庄的文化个性。与此相对应,乡村文化悬浮化、乡村书院空心化。石洞书院致力于全人教育与终身教育,突出“以人为本”的功能定位,提炼地方文化中具有生命力的部分,完善本土文化样式,凝聚人心,激活村民的发展意愿。通过会讲课程、研修课程等常态化的教育活动,聚合乡村的血缘、地缘和业缘,构建文化共同体。继承门户开放的书院精神,打造无边界书院,使古老的乡村书院发出现代回响。

(一)在地化的传统书院,打造文化地标

乡村振兴需要乡村文化的加持。乡村文化差异,彰显出“地方蜂鸣”的特色,为乡村发展创造了可持续的活力。乡村的文化禀赋,是乡村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不断演进构成的,突出了人的主体性,体现了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敬畏。自石洞书院的创立以来,石洞书院就成了所在地郭宅村村民的精神所系,创始人郭钦止将自家山、田、书捐献院中,请名师为山长,教授族之子弟及乡里俊秀。他去世后,“诸子修之不废”。元至清,石洞书院时有兴废。到了文革期间,石洞书院被村民拆除保存。1995年,村民集资数十万元重建。到了 2015年,村民为恢复石洞书院旧时风貌,又对书院进行重新修缮。如今的石洞书院,兼具历史文化价值和生态美学价值。走近石洞书院,朱熹摩崖题刻“石洞之门”清晰可见,书院内,陆游《郭氏山林十六咏》里的景如月峡、高壁岩等逐步还原,古意盎然。书院外,一池碧波,宛如仙境。

除了物质形态的乡土文化,非物质形态的乡土文化依然值得重视。胡适先生曾发出感叹:书院之废,实在是吾中国一大不幸事。离开了书院的乡村走向了文化贫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村民文化自觉意识的增强,复兴乡村书院以传承地域文化成为共识。郭杭伟院长集结志同道合之士创立浙江省石洞书院文化促进会,促进会成员走访村里的非遗传承人和郭宅中学和小学的历任教师,收集历史典故、民间故事、民风民俗,用在地化知识盘活乡土文化资源,梳理村庄全貌,村庄环境,历史建筑等重点要素,帮助乡村守住乡村文化根脉。在促进会乡贤们的共同努力下,石洞书院所在地郭宅成功申请成为浙江省第一批传统村落和国家级传统村落。

梁漱溟先生曾指出:“农民自觉,乡村自救,乡村的事情才有办法。” 郭杭伟院长等乡贤们重新整理村志、家谱、村史等集体记忆,解码乡村文化基因,使“历史传说”“历史名人”“民风民俗”等脉络清晰的本土文化重新进入村民视野,为村民提供了文化和精神滋养,为乡村发展注入了精神动力。

(二)在场化的现代书院,构建文化共同体

石洞书院偏安一隅,却能领风气之先,成为全国的学术中心,原因在于它能与历史同步,与时代同行。石洞书院创建背景是南宋三次道学之禁。第二次禁道学高峰期,郭钦止创建石洞书院。第三次禁道学期间,郭钦止的儿子,石洞书院的第二代主人郭津扩大书院规模,保护了朱熹、叶适等学者,使理学之脉得以延续。其父子的远见卓识得到了世人的钦佩,陈亮称其父子为“东方学者”“学之初兴”的创导者。现任石洞书院院长郭杭伟立足学术前沿,关照社会现实,深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他以深耕集成电路20多年的学术背景,潜心研究以孙子兵法和阳明心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科技产业的应用,提出传统文化赋能科技产业的观点,推出心学赋能科技创新的产业心学这一专题课程。他同步开发的《产品经理专业人士》实践教练课程,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产业人才培训项目。

历史上书院的发展,是多种社会力量交互作用,共同促进的结果。新石洞书院继承开放包容的书院精神,聚合了多元力量参与书院建设,如致力于乡村振兴的学者、企业家、志愿者、公益团体、地方文化人士、农村能人、返乡青年等。石洞书院全盛时期,不仅生源遍布全国各地,而且延请的老师如朱熹、吕祖谦等更是足迹遍布全国书院,积极宣传自己的学术主张。新石洞书院继承了自由讲学的书院传统。郭杭伟老师先后在第二届东阳人大会、第二届、第五届海峡两岸应用国学论坛、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论坛、阳明心学终南山论坛作报告或发言,应邀在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金华市委党校等学校讲授《集成电路产业与领军人才培养》等课程,将石洞书院的声音传播到全国各地。

(三)无界化的云端书院,铸就文化高地

南宋初期,石洞书院讲会、会讲、学术交流活动频繁,讲会教师囊括了当时几乎一半的顶尖学术力量。为复兴当时盛景,推动石洞书院在新时代发展,郭杭伟院长在住建部书院复兴研讨会上提出无边界书院的概念。他强调要借助互联网平台、数字化手段开展研讨和培训,把石洞书院“兼容并蓄,经世致用”的书院精神传播到世界各地。在郭杭伟院长无边界书院影响下,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稽山阳明学友会以及东阳籍专家学者纷纷加入石洞云端书院。目前书院已组建社科部、科技部两个专家团,参与组建了心学研究所,邀请全球心学界、高等教育界、创投基金和科技企业、人才培训和服务机构参与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实践。

石洞书院创新开设“石洞讲坛”,在浙江省委组织部门的指导下,邀请专家学者给浙江乡亲作报告,讲坛以直播或录播的形式线上举办,每月一场。2021年1月,石洞讲坛第一期开讲,由北京广安心理研究院的张守春老师作《从远古走来的中医心理学》专题讲座,得到浙江乡亲的热烈欢迎。此后,《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与书法艺术》等课程相继上线,这些课程可以通过回放供学员重复学习。2022年1月,石洞书院企业微信试运行,企业微信群每日发布传统文化知识,内容涵盖“传习录拾遗”、《论语》等传统经典知识,为学员开启终身学习计划。

历史上,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吕祖谦的婺学,叶适、陈亮的事功之学等南宋三大学派的思想都曾在石洞书院汇集,多种思想的交锋,催生了浙东学派的思想,石洞书院因此成为浙东学派中心之一。新石洞书院发扬兼收并蓄,勇于创新的书院精神,将哲学运用在产业上,以心学赋能科技创新,破解卡脖子的科技难题,帮助解决企业家实际困难,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新石洞书院与西安交通大学浙江研究院合力推出线上科技领袖创新研习班,用AI 等科技手段弘扬阳明心学,平台当前已经有科技产业骨干、专家学者和管理部门的领导上千人。新石洞书院入选浙江省数字研学发展中心省级试点,通过云端书院为各级各类学校提供丰富的研学课程。新石洞书院汇集有关专业力量,将乡村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转换,建立专题数据库;建设并运维石洞书院网站、“石洞飘遗芳”微信公众号,及时更新推送书院信息;编辑百度词条“石洞书院”和“郭钦止”,修正数字地图中石洞书院的位置及POI信息,提高石洞书院的影响力。

三、打造“三维空间”的功能结构,为乡村文化生产赋能

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生产要素的重组,更是文化要素重塑。重塑乡土文化,需要开启结合时代特点的“文化再生产”模式。新石洞书院重新整合教育学习、社会教化以及撬动地方文化集群发展等传统功能结构,推进教育功能再延伸,社会功能再发挥,实践功能再拓展,创新打造人文、和谐和实践空间。

(一)鉴古开新,天人合一的人文空间

古代书院教育与现代教育相比,最鲜明的特色是“用环境进行教育”,即寓人文教育理念于自然山水中。古代书院选址大多在山水秀美、风景形胜之地,书院建筑也多与自然亲切互动,体现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文化意象。石洞书院位于紫阳山脚峡谷中,三面环山,峡谷口两侧山岩壁立,如同两扇石门,上面刻着朱熹题字“石洞之门”。山“门”前有一棵大樟树,守护着四合院式的书院建筑。院前有一湾溪水,院后为紫阳讲堂,两院两侧是斋舍,院内有清旷亭、月峡、小烂柯等著名景点。文人墨客流连其间,留下了不少诗篇,如叶适在《石洞书院》一诗中描绘了石洞书院的好石、好泉以及自己在书院内恬淡寡欲,怡然自得的读书生活。新修缮的石洞书院以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庄重典雅的书院建筑提升了乡村文化格调,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净化心灵的审美情趣。

钟情山水体现了古代士大夫对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追求。古代书院既能满足隐士远离尘嚣、陶冶性情、独善其身的理想,又能满足士人寒窗苦读、考取功名,兼济天下的愿望。庆元四年(1198年),朱熹避居石洞书院,潜心学问,改定《大学章句集注》《诚意章句集注》,力图再造自由讲学之风,以复兴中国文化。新石洞书院项目是东阳博士联谊会的成果,是东阳籍高端人才主动搭建交流学习平台。它犹如高高擎起的一面旗帜,召唤着东阳乡贤回归乡土,形成“家乡共同体”回报乡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尊重个性禀赋、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耕读教育是乡村书院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迈向未来的启慧教育。石洞书院的创立者郭钦止捐田数百亩充当书院学田,用于师生耕读实践和书院运营。随着人类进入生命科学、生态科技的新时代,石洞书院逐步推进耕读体验研学活动,通过打造有人文温度的教学、营造自由研讨的氛围,使书院成为人们安顿身心的人文家园。

(二)传道济民,家国同构的和谐空间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乡村书院是乡村教育之体,是醇正风俗之源。乡村书院是社会教化的重要载体,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丰富的德育教育经验。石洞书院践行“以传道而济民”的教育宗旨,教学内容由身及家,由家及国,教育学生树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和志向,并重视学生的人格养成与道德实践。例如,曾在,石洞书院担任讲师的吕祖谦,在其制定的《乾道五年规约》《乾道六年规约》等学规中,首先要求学生以孝悌忠信为本。石洞书院常通过讲会这种“大众化”的传播方式,将儒家忠孝文化传递给社会大众,对培育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起着重要作用。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说:要利用书院的形式,加入新的内容,使它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新石洞书院致力于打造新时代的精神文化中心,它与图书馆合作,关注和收集地方文献,锻造文化粮仓,满足村民的文化需求;牵手农村文化礼堂,积极保护特色文化、弘扬民俗精华;积极挖掘乡村自身的文化系统和价值体系,通过实现对传统价值的系统修复和回望,如筹建郭子仪纪念馆,发挥榜样和先贤的力量,弘扬传统美德,切实改变老百姓的精神状态;联合教育部门,计划打造东阳最大的国学教育基地和农民书画院;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通过文化志愿服务和文化实践项目,践行时代新风。

石洞书院创立之后,东阳民间兴学重教之风逐渐兴起,书院数量一度位居全国第四,浙江第一,称誉全国,正如《东阳县志》载:“诗书讲诵相闻,旁郡他邑不及也。”在书院精神的浸润下,东阳人才辈出、百家争鸣,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之乡。2020年,石洞书院发起东阳书院日,保护书院遗存,活化书院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厚植地方文化基因。在石洞书院的倡议下,东阳市政协编撰完成《东阳书院》书中挖掘阐释了东阳的书院文化,介绍了不同时期79所东阳书院,推动本土文化知识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三)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实践空间

书院是国学教育的重要载体。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贯穿国民教育的始终,融入生产生活。石洞书院除拥有心学精解、《论语》解读等国学课程,产品兵法和产业心学等特色课程和研修课程,还召集了一批传播传统文化的志愿者,开展了3年家庭教育培训探索,培训对象包括幼儿教师,幼儿家长及社会大众,影响了培训学员的教育观和人生态度,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下一步,石洞书院将拓展家庭教师培训师队伍,扩大培训对象,及时总结培训经验并出版专著。此外,石洞书院还积极与高校合作,协助西安交通大学举办东方文化沙龙,与专家学者以及高校学子研讨东方文化在科技、工业、农业等企业应用。

石洞书院是南宋浙东事功学派的中心,事功学派的代表人物,永嘉学派叶适、永康学派陈亮都曾在书院讲学。新石洞书院继续发扬事功精神,主动融入社会,服务社会,依托自身优势,先后向金华市人大提交《关于书院文化保护和文旅产业规划》提案,向东阳市人大、政协提交《关于书院文化保护和文旅产业规划》,推动政府及社会力量重视并启动书院保护工作,提出传统书院赋能乡村振兴的具体举措方法。比如,推进书院文化与特产产业的结合,根据陆游诗《石洞饷酒》《饮石洞酒戏作》,挖掘石洞酒文化,打响石洞酒品牌;以“书院+”为导引,以文化反哺的形式,推进研学旅游及其他乡村文化业态发展。2021年,民办非企业单位“东阳市石洞书院”正式注册,以民办非营利的运营方式,接受社会各界捐款,向社会大众推出公益国学课程或读书会并提供智力服务。同年,石洞书院与西安交通大学浙江研究院领军人才服务中心合作,借助领军人才服务中心专家资源优势,面向科技产业和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开展人才培训与咨询,为政府、企业输送高层次人才。建立人才中心和生员中心企业微信群,打造创业者、科技工作者、企业家的交流平台。2022年,石洞书院智库联盟建立,通过聘请本地专家学者为智库专家,为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知识产权、出版物、撰写调研报告等智力服务,开创了民间智库的书院模式。此外,石洞书院还在杭州和上海设立了分院,将书院文化和书院精神推广到全国各地;创建乡村振兴社区微信群,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四、结语

不到5年的时间,石洞书院积极推进传统文 化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从沉寂逐步走向复兴,促进了乡村文化的重塑、变革和新生。石洞书院的无边界书院的理念在海内外广泛推广,数字化建设水平走在全国古书院前列,科技与人文相融合的品牌课程得到追捧,有情怀有担当的石洞后学不断汇聚,村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逐步增强。但是,复兴书院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还需要政府、社会和村民合力推进,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倾力支持。书院自身也需要不断拓展创新各项教育功能,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力争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民间书院。

参考文献

[1] 程方平. 中国书院复兴的当代价值[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6(5):140.

[2] 兰军, 邓洪波. 教学相长 书院教育概要[M]. 深圳:海天出版社, 2021: 49.

[3] 梁漱溟. 梁漱溟全集(第1 卷)[M].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9.

[4] 曹立, 石以涛. 乡村文化振兴内涵及其价值探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21(6):111.

[5] 肖永明. 书院与地方社会的互动[J]. 大学教育科学,2011(4):11.

[6] 肖永明. 儒学·书院·社会 社会文化史视野中的书院[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8: 483.

[7] 赵旭东, 孙笑非. 中国乡村文化的再生产: 基于一种文化转型观念的再思考[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17):124.

[8] 马一弘. 书院传统与未来发展论丛[M]. 长沙: 湖南大学出版社, 2013.

[9] 车凤. 乡村书院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核心功能和实践路径[C]. 第六届城市发展论坛论文集, 2021: 620.

[10] 张晓婧, 乔凯. 中国传统书院教育及其当代价值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0: 80.

[11] 齐骥. 双循环格局下“全球-地方”互动的乡村振兴[J].山东大学学报, 2021(3):76.

[12] 叶适. 水心集(卷九)[C]//邓洪波, 等编. 中国书院史料.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8: 114.

[13]胡适. 书院制史略[J]. 东方杂志, 1924:21(3).

[14]范玉刚. 新时代乡村文化的复兴与现代性价值诉求[J].学术探索, 2020(5):43.

[15]霍姆林斯基. 教育的艺术[M]. 肖勇, 译.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3: 100-101.

[16]邓洪波. 中国古代书院史[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2: 20.

[17]郭伟. 中国古代书院的场所精神及其当代价值[D].金华: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2021: 69.

[18]李乾明. 南宋书院的大学精神研究[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0: 31.

[19]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 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2019: 121.

Path Exploration on Modern Function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Academ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duction-Life-Ecology”

LU Sheng

(Party School of Jinhua Municipal Committee, Jinhua Zhejiang, 321004, China)

Abstract: Rural academies and the Cultivation and Reading Civilization they represent have returned to the public’s vision under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which are coupled with the reconstruction of “Production, Life and Ecology” rural culture. In 2017, Shidong Academy, with a long and glorious history, has launched a rejuvenation plan and carried out aseries of innovative practi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duction, Life and Ecology”, the new Shidong Academy establishes the functional valu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shapes the rural cultural ecology by embedding local culture, integrating urban culture and introduc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lture. It highlights the “people-oriented” function orientation, integrates the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academy, modern academy and cloud academy as a soul for rural cultural life. It creates the functional structure of “three-dimensional space”, empowers the rural cultural production by expanding and extending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s of ancient learning and opening up new ideas, the moralizing functions of preaching to benefit people, along with the practical functions of learning for use.

Keywords: Shidong College; Rural academies; “Production-Life-Ecology”; Rural revitalization; Function transformation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方按钮跳转公众号阅读。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