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郭相君

纪念郭相君

郭杭伟

2025年6月21日于杭州

郭相君是我舅舅的女儿,本周一即2025年6月16日凌晨在东阳去世。姥姥只有我母亲和舅舅两个孩子,姥爷建国初就不在了,姐弟情深,所以我们两家走动密切。相君是我姥姥,以及爷爷奶奶的儿孙辈中第一个离开的,此刻坐在杭州地铁上,我不由想起她。希望借由文字留下一份记忆,祝愿她业障消除,福德增长,得生善趣,究竟解脱,也祝愿她的家人此生顺利。

相君家人合影

1975年农历5月16日,相君出生于浙江省东阳县郭宅乡夏黄大队新屋村,比我大半岁。听我母亲说新屋这个小村有山可以养牛,家境殷实,而我爷爷家有4个儿子2个女儿,大村除了有限几分地实在没有什么副业。加上父母亲结婚后,很快就从爷爷奶奶那里分家另过,老人不能帮忙照顾子女,还需要每年交钱粮赡养,家里负担很重。感谢父母的辛劳和国家的进步,我们小时候能吃饱米饭,有咸菜、蔬菜但是没有肉,而水果除了秋天的麦李,偶尔有春天的嘎粿(一种红色野果),去山上砍柴摘的红腰(荆棘上长的野果),主要是舅舅家里的草桃,即便硬邦邦的青色还没有发白,我都馋得愿意步行3里路去摘。记得一个冬夜,舅舅住我们家里,我才知道他家有棉毛裤,而我和哥只是两层单裤,晚上蜷成一团才有点暖意。有了家人的宠爱,我想相君的童年可能比我多些色彩。

表兄妹合影

       我父亲退伍后办印刷厂,母亲经常前面一个孩子后背一个地在生产队出工。家里没人管,哥上学后一年父亲把6周岁不到的我也送进小学,于是我比相君高了一级。学校里反正也没有别的事情可做,就是认真听讲、考试、一级一级升学,因为始终比相君高一级,以至于我总觉得她是表妹。初一和初二我在郭望嵩老师带的4班,教室是进门口右手第一间。我家在湖山大队,只需要两三百米就走到小学和边上的初中,相君则是从乡村小学升到了郭宅中学。记得初二上学期某一天放学我去相君的教室,想带她熟悉一下,不知道怎么惹着了她们班主任,一个很凶的女老师,把我关在教室门口的楼梯间里。所以似乎也并没有因为我而给相君带来什么好处。

郭宅中学老校址(相君初一)

初中毕业我上了东阳中学,一年后我上了西安交通大学。每个年初二照例会过去舅舅家拜年,中午吃饭后打扑克到下午回家,而相君一般都被派到夏黄她舅舅家里拜年,假如她回得早就可以见面。1993年她考上了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衢州)。某一天给我写信说要一本计算机原理教材,我很快就买了给她寄过去,过年遇到相君她说收到了。1996年她毕业,听我舅说先是想去当老师,教育局领导原来说好的末了又没名额,让我给她在东阳介绍工作。我只是在外省工作半年的一名工程师,在东阳只上了一年高中也没什么社会联系,只会建议相君多跟学校就业办和校友联系,但是我也深知应届分配是相君极其重要的时刻。我拎了两瓶酒去高中同学家里,她父亲时任东阳市领导,请他给相君参谋一下。同学后来还数落了我一通,去她家里还拿东西。然而可能跟初二那次一样,我也没能帮上什么。相君的工作几经波折,2013年我在东阳开车加油遇到她在油站做会计,听她讲之前还做过一阵加油员。中间她结婚了,有了孩子,与夫家的关系也相当一段时间不如意。然后2023年听说她不幸得了癌症,家人权衡后选择了手术,癌症扩散又手术,本次从杭州就诊回来东阳市人民医院不收。我可以想象相君得癌症前压抑的心情,以及在患病后的无助和病痛。

其实我自己毕业后的经历也足够波折,本科电器专业在全国学科排名第一,我的成绩列学院前二,清华和浙大让我保送过去,交大不同意(从我的下一届开始,教育部规定必须有一定比例的跨校保送,避免同根繁殖),猝不及防去了珠海做集成电路设计,8年后才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研究生。我每次到一个新单位都如鱼得水,一段时间后就总觉得自己不能长久停在这里:或专业白学了,或不甘心一辈子在这个城市诸如此类的迷茫,周而复始。2017年郭望嵩老师去世,我回头发现我和相君就学的郭宅中学早在2012年就被撤了,郭宅镇分裂成三个村,没有集体的理想就没有公共事业,持续不断地破败。我有些冲动地带领志愿者为郭宅申请了浙江省传统村落和中国传统村落。其后不愿意烂尾,走上了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石洞书院的道路。6年后的2023年,我已经足够笃信时下的物质主义有问题,对名利的无限追求给我们巨大的压力,偏离了天人合一生活方式后许多人的身体出现问题,癌症只是一个警告,提醒我们釜底抽薪改变自己的认知去调整生活方式。好几次我想给相君打电话,拿起电话又觉得当面讲的效果更好。然而我与母亲的沟通十分失败,连母亲都帮不到,我自忖也没有足够的力量劝说相君接受我的观点,终于没有开口。我想是我自己道行太浅,没能在相君十分痛苦的癌症治疗中提供一点点帮助。

如今我们都已经年过半百,人生过半。平常我们都习惯从世俗的微观看人生:时势造英雄。建国初期国家牺牲农村集中力量发展工业,在艰苦的环境下完成了两弹一星的创举,才有了我们现在和平的环境。相比城市孩子,相君和我的生活也许比较艰苦,然而我们有幸在九十年代初上了大学,毕业后分别在东阳和北京,所在的区域和行业差别巨大,所以我们要珍惜处于上升轨道的区域和行业,尽可能吃到比较长的红利。然而从集体的宏观来看,是英雄造时势。我们所认为的大势毫无例外都是一部分人所发起并极力驱动成为公认的潮流,所以区域和行业的起点并不能决定什么,低起点也许是另一种祝福。1995年我阴差阳错进入了微电子行业,受造不如买的影响当时行业十分低迷。到了2000年国务院发18号文鼓励发展集成电路和软件业,其后不断升温,人才供不应求,待遇也水涨船高。我是完整经历全部四代主流应用的中国集成电路第一代产品经理,毕业后没有在电力行业工作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2019年后我却戏剧性地转变重心去复兴书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我确信人文经济将在6年内会成为显学,因为相信所以看见。相君也知道我从2017年之后倾尽全力在复兴石洞书院,2024年8月14日她在电话中希望我坚持努力,创业成功,我会记住她的祝愿坚持做“书院发展工程师”。公元1148年长衢郭氏创办石洞书院,是郭宅教育的源头(公众号“石洞飘遗芳”正是郭宅中学的校歌),也是东阳“教育之乡”的源头,南宋2/3的知名学者来此讲学,是全国学术枢纽和思想熔炉。浙学的“经世致用,经史合参”改变了中国学术史,直到今天依旧是浙江民营经济的思想动力。2022年我与郭宅中学教师和校友倡议举办《郭宅中学撤销十周年暨消失的校园永续的“小浪花”精神》征文,建立郭宅中学校友会。也能让遭遇不幸的人能够得到其他校友和社会的支持,接续千年长衢的文脉,相君的哥哥也参与其中。

郭宅中学新校址(相君初二初三,现为练车场)

相君离开后,白发人送黑发人,舅舅一家和我们都十分悲痛。如果从她的离去找到对其他人的祝福,以行动延续思念,则相君的亲人可以稍敛苦痛增加一些慰藉。因此我成立石洞书院主动健康研究中心,倡导健康预防,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加速推动家族文化教育基金,筹备家族文化书院,研究家族源流、家族智慧和家风家训,让孩子明了自己不是孤单一个人,续回先祖根脉,接上天地之气,即便父母百年,人生尚有归处。通过这些举措,尽自己一份力量预防恶性病例,即便发生了不幸也有社会组织可以提供救助,我想这也是相君所希望的。

我14岁离开东阳,西安上学毕业后辗转于珠海、北京、上海、杭州,生活大起大落,所以童年的记忆已经比较模糊。写一段感想作为家人们可以持续增添的基础,以此作为相君的纪念,并希望朋友们提供更多相君的资料。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方按钮跳转公众号阅读。